多地网约车政策“松绑”,斑马快跑与新政“不谋而合”

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深化改革 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承认网约车合法性的国家之后,地方监管部门也有的放矢地做出一系列的规范性规定。经过近一年的政策施行,其中一些规定也引发不少争议。结合实际情况,近来不少地方政府对网约车政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三地网约车政策与斑马“不谋而合”

2017年9月,福建泉州、甘肃兰州、浙江杭州等多地相继发出通知,对网约车政策作出相应调整。

泉州调整变化内容:
旧细则要求车价为15万元以上,而新细则要求为主流出租车价格1.2倍。泉州主流出租车为大众捷达,低配款价位在7.99万元,调整后,泉州对网约车的车价要求有望降至10万元以内。
  
兰州调整变化内容:
网约车准入车型可望从调整前的14万元以上降到9万元左右。兰州市新细则还删除了网约车司机需获得当地居住证1年以上的条款,只要求获得当地居住证。

杭州调整变化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杭州,《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日前发布,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网约车与原有出租车一视同仁,一并纳入到“客运出租车”的行列。其中第二十一条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可以向道路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安装统一的顶灯等专用设备,可以张贴统一的标志标识。安装上述专用设备、张贴统一标志标识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可以进入机场、车站、码头、景区等公共场所设置的客运出租汽车专用通道或者泊位接候客。”

在各地网约车陆续调整的9月里,斑马快跑陆续完成系列动作。

9月来,斑马快跑连下数城城拿下网约车拍照;APP性功能不断更新,从4.0版本的“摇一摇”叫车功能,到4.1版本顺风车的震撼上线,再到4.2版本将新增了城际拼车与发票两大功能;近日,工信部第七批公告显示斑马纹东风御风获得外观专利,成为定制车型。

结合着各地新政调整细节来看,泉州、兰州两地调整方向主要集中在准入车型上,杭州调整方向主要为车身外观及统一标识上。斑马快跑车型外观专利的确定,符合及接近相关城市新政调整的内容。可见,斑马快跑在市场敏感度上,已经先人一步了。

醒目车身让摇一摇更有目标

从以斑马纹做为市场辨识度较高的视觉媒介来看,斑马快跑从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的方向。

早在2012年甚至更早,网约车领域已出现手机摇一摇叫车功能的雏形。在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江浙,很早就出现了“招车宝”;在北京地区出现了摇摇招车APP。这些网约车的先行者,都在手机摇一摇叫车上开始了尝试。然而,摇摇招车AAP已然关停服务器,招车宝在行业里也“默默无闻”。

经历“网约车新政”的重新洗牌后,作为后起之秀的斑马快跑,以大刀阔斧的变革将手机摇一摇叫车功能发挥的极致。

区别与目前市面上的线上约车模式,斑马快跑率先实现了“看车摇车”。用户在路边乘车时,看见斑马专车,打开斑马快跑APP“摇一摇”功能即可乘坐,系统将自动匹配距离用户最近的车辆,真正实现“看见斑马,摇一摇,即摇即到”的高效乘车新体验。

“看车摇车”的便捷在于“看”,车海茫茫如果还让用户去苦苦寻找,那就太OUT了!如果说“摇一摇”的叫车功能是吸引用户乘车的正极磁场,那么品牌核心斑马纹就是聚集用户的原始力量。斑马专车“摇一摇、即摇即到”就是依附在独一无二的斑马纹意识形态中,每一辆奔跑的斑马专车以高辨识度、高差异化的车身外观为基准,向用户传递出“看见斑马,可通过摇一摇乘车”的独特讯号,以此区别于其他平台的网约车。让用户看见斑马专车打开APP通过“摇一摇”即可上车,将用户的上车时间缩至最短,实现高效乘车,将司机的订单增至最多,让司机真正赚到钱。

现在,距网约车诞生已有4年之久,期间经历了无数网约车的兴起与败落,所有平台几乎全部沿用了常规的APP约车模式。斑马专车正是洞悉了传统的约车模式还有优化提升的空间,开始加强技术的突破,挖掘品牌核心的价值,将斑马纹与“摇一摇”达成完美契合,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女王头、大堡礁… 这8大即将消失的美景,原本可以被拯救

2018世界杯赛程及各球队名单公布!

陈一新书记到访斑马快跑,充分肯定网约车与出租车并购的新尝试